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欢迎光沃兰达环保官方网站!

热门关键词:PP模块|PP雨水模块|雨水收集池|雨水调蓄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新闻 >> 浏览文章

企业新闻
用“治涝先治吏”的决心化解“城市看海”之困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03日

1日凌晨开始,武汉市遭遇今年来强暴雨,导致城区数十处地段出现内涝,重要交通道路被阻造成拥堵。武汉市政府启动排渍抢险三级预案,在视频紧急调度会上,该市市长万勇痛斥防汛排涝工作存在短板,排渍抢险应急反应慢。

  印象中,武汉近来几乎年年雨季都要出现城区大面积内涝现象。让逢暴雨必涝、逢涝必堵,到武汉来“看海”成为当地民众调侃的话题。如今,当城市道路再次积水成河,市长怒了,在会上痛斥有关部门,甚至下了“交通不恢复,领导不得离开”的命令。爱之深,责之切,市长的怒斥传递出政府对于城市防汛排涝工作的重视,不过,要想真正告别“城市看海”,光靠市长怒斥是远远不够的。

  逢雨看海,有短时间雨量集中的天气因素,但天灾的背后也有人祸,暴露出城市排水能力不足和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据介绍,武汉现有的基础排水设施是按照一年一遇的降雨强度标准设计的。在经历年年看海之后,当地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的资金改造现有的排水设施,但真金白银的投入,似乎有打水漂的嫌疑。

  2013年6月的武汉市防汛会议上,武汉市水务局承诺,投资130亿加强排水管网建设和清淤疏浚,利用3年时间告别看海——“日降雨200毫米以内、小时降雨50毫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基本不受渍水影响。”然而,三年后的今天,有关部门言之凿凿的承诺俨然成了空头支票。据气象部门统计,1日当天,武汉城区高降雨量达到120毫米,雨势猛的地区1小时降雨量40毫米,两项数据都没有超过当年有关部门承诺的标准,却依旧未能摆脱看海的宿命。

  不只是武汉,眼下许多城市都陷入了“年年治涝年年涝”的怪圈。每年,地方财政都要投入几十上百亿用于排水系统改善,有关部门高调宣称治理效果如何如何,消除了多少水浸点,但很快,一场暴雨就会将城市打回原形,然后等到下一年再向财政伸手要钱。都说“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那么有关部门有没有将其作为良心工程去做?一次次的财政投入,究竟是否用到了刀刃上?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写到,“要评判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只需等待一场暴雨侵袭,然后再到街头上观察。如果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现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就证明这座城市的管理水平肯定不低。”拿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看海”的城市,管理水平显然是不合格的。“年年治涝年年涝”的背后,是职能部门的权责不对等,治理效果缺乏实质性的考核和问责。在《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考核标准》中,路面渍水被列为考评项目,“路面渍水1~2平方米记为1个问题,就要扣除0.5分,依此类推。”照此计算,仅此一项的分数扣完恐怕还远远不够,相关部门和负责人有没有受到问责,倘若“只考不核”又有什么意义?

  告别“城市看海”非一朝一夕之功,公众有耐心等待,但不能总被开空头支票,让人们的期望变成失望。城市管理者应给出治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更要立下军令状,将城市排水防涝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用“治涝先治吏”倒逼有关部门尽职履责。

Pp雨水模块,pp雨水蓄水模块,景观贮留透水池,雨水调节池,渗水槽系统,雨水积蓄系统,雨水储存设施,调蓄排放系统,雨水蓄留槽,雨水入渗系统,模块渗透沟,雨水调蓄设施,雨水控制系统。雨水渗透沟,雨水收留模块,塑料储水池,城市降雨调蓄池。塑料蓄水池,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