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新闻 > 浏览文章

破解“城市看海”之困:构建“海绵城市”或是出路

2015年07月30日

导读] 据国家防总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已有41座城镇遭受内涝。汛期到来,城市“看海”已成某些地方的“新常态”。“街上游泳”“路边捉鱼”“汽车漂浮”、小区住宅楼一夜之间成“海景房”等新闻也见诸报端。
原标题:逢雨必涝,如何破解“城市看海”之困

本报记者 王 怡

据国家防总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已有41座城镇遭受内涝。汛期到来,城市“看海”已成某些地方的“新常态”。“街上游泳”“路边捉鱼”“汽车漂浮”、小区住宅楼一夜之间成“海景房”等新闻也见诸报端。

7月27日,国家气象局举办了“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研究员严登华共同做客中国气象局演播室,为城市走出“看海”的窘境支招。

城市化造出了“雨岛”

“这是今年上海大的一次降雨图,大家可以看到,降雨量大的地区正是上海的中心城区。”丁一汇指着降雨图解释,红色强暴雨区域是上海市的“雨岛”,即极端降水发生地方,而郊区则雨量很小。

丁一汇介绍,结合50年气象资料可以看出,上海市极端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这里有气候变化的影响,还有今年海洋发生的厄尔尼诺使得水汽来源增加。然而,城市化影响是根本的原因,超级城市不断扩张,高楼林立,人口密集,汽车保有量增大,曾经的稻田被交通和楼宇代替,失去了自然温度调控,使得城市频频经历极端天气。

“不仅是上海,我们观察发现,现在城市的一次强降水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突发性越来越强,让预报面临很大挑战,以前的‘老皇历’也不管用。”丁一汇说,由于大城市的扩展,暴雨出现的时间不断向后移,本来下午4点钟发生的,现在变成5、6点,正值上下班时间,使城市交通管理造成一系列混乱,这些都是城市化后果,如果不应对,将来会给市民造成很多不便。

在今年城市看海的名单中,还有许多新建城区上榜。张建云介绍说,今年6月份南京三次明显降雨过程让南京所有大学成为“河海大学”,郊区的大学城成为了“知识的海洋”,其中还包括江宁新区和机场周边,新区的洪涝反映出城市规划思路问题。

建“海绵城市”或是出路

面对城市看海的困境,近年来,国家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的措施。自去年开始各地纷纷启动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张建云介绍,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建设的像一块海绵:在下大雨的时候,能下渗、能滞留、能蓄存、能净化水;没有降雨的时候可以把水放出来,可用可排。

“低影响开发是我们在构建海绵城市提出的。比如,停车场铺快速下渗的砖,城市保持一定的绿地和一定的水面,就是从源头来减少径流量的产生,降雨要能下渗,不要产生涝,从源头减少开发的影响。”张建云说。

在批海绵城市试点中,已有16个城市被列入名单。国家将分3年,对名单中的直辖市每年投资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投资5亿元、一般城市每年投资4亿元。张建云说,希望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城市看海、城市污染和城市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对于海绵城市具体解决的问题,严登华介绍,比如绿地建设跟城市硬化地面建设配比关系,要确立合理指标;再比如说国外很多城市绿地往往有一个涝水储水系统,要求地面应该比绿地要高。“现在,我们走在北京街上发现地面比绿地要低,这就容易形成路就积水。在构建海绵城市时要遵循内涝发生的规律,首先要让涝水尽可能少。”严登华说。(科技日报北京7月29日电) 
点击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企业新闻|产品展示
项目背景|成功案例|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 QQ咨询 短信咨询 首页